耀华,取“光耀中华”之意,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第一家采用机器连续生产玻璃的企业。1922年3月27日,耀华机械制造玻璃有限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在天津召开,此后,将3月27日确定为耀华建厂纪念日。一百多年来,耀华经历了辉煌、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程,历尽艰辛和奋力拼搏,饱含着几代耀华人的坚韧努力,为中国民族玻璃工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在耀华建厂102周年之际,让我们打开历史画卷,探寻百年耀华品牌的故事,赓续传承,用奋斗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20世纪初,实业派代表、民族资本家周学熙等大胆引进当时**的比利时弗克法专利技术,创建了“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第一家采用机器制造玻璃的工厂。1921年12月22日,一份《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华洋合股合同》正式签订。耀华建厂于河北省秦皇岛,占地131亩。1922年3月17日,工厂在秦皇岛动工兴建,全部用雇来的比利时技术工匠和从比利时运来的特种耐火砖,砌筑了1座熔窑,10台垂直引上机,9台煤气发生炉;1924年8月,耀华的1号窑建成投产,8月15日点火,9月15日出玻璃,年生产能力15万标准箱。由此,我国玻璃工业步入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行列。
▲图为1933年耀华厂区
20世纪20年代,耀华登载在报纸上的第一个广告为:“启者,耀华机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开工,用比国弗克新法精制玻璃光明平净,与比国*新上等玻璃丝毫无异,今为推销国货起见,定价格外低廉,如蒙各界赐顾,请移至天津米多士路本总局售品处接洽,无尚欢迎”。耀华玻璃上市后,各地的玻璃经销商普遍反映耀华玻璃“成色优美,份量公道,装箱完善”,且在国内运距短、破损少、行销颇为顺利。耀华的商标伴随着耀华玻璃的生产而出现的。*初的商标是“阿弥陀佛”牌,由中华民国政府商标局审定,取得第551号注册证。商标局并于1924年4月15日出版发行的第八期商标公报中登载:耀华玻璃的商标为“阿弥陀佛”牌。1925年12月10日,耀华玻璃的商标改用“双套金刚钻”牌商标,在农商部商标局取得注册第4946号批件。沿用至今。1932至1933年分别在上海《申报》、《新闻报》、《时报》连载广告:“注意国货” “耀华玻璃” “全用机器,国人制造,清净无疵,破碎绝鲜”。新中国成立后,耀华和其他民族玻璃工业一道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耀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耀华、关心耀华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杨尚昆、李鹏、朱镕基、吴邦国、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厂视察。耀华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展示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之路。
耀华建成我国第一条军用航空玻璃生产线, 1965年12月生产出我国第一块航空防弹玻璃。
国家玻璃工业主管部门为了提高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自1978年起,连续12年对平板玻璃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抽查行评,耀华玻璃连续12年行评第一。
按照河北省下达的科研计划,1984年成立公关小组,开始研制本体着色吸热玻璃。1985年5月在无槽窑形成批量生产,生产出我国第一片茶色吸热玻璃。此后,又用浮法技术生产了茶色玻璃及多种颜色的本体着色玻璃。
1989年,从美国购进真空磁控阴极溅射镀膜玻璃技术装备,生产出我国第一片用于建筑的镀膜玻璃。该产品1991年获国家新产品奖。
1990年9月,由耀华与国家建材局秦皇岛玻璃研究院联合兴建的国家浮法玻璃工业性试验基地建成投产,首次研发生产的“15毫米超厚玻璃”项目于199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行业“七五”攻关的实际需要,耀华与秦皇岛玻璃设计院、研究院共同承担“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耀华500吨浮法玻璃生产线成套技术攻关。在此基础上,由耀华牵头,与项目参与单位“上玻机”、“山东工陶”等共同协商,横向联合成立“中国耀华玻璃集团”。
1991年底,经国家计委、经贸委、体改委考察,国务院确定耀华为全国55家试点企业集团之一,并列入“计划单列”集团。
1993年11月,经河北省政府和国家工商局注册登记,“秦皇岛耀华玻璃总厂”更名为“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
90年代中后期,耀华从垂直引上工艺生产单一的平板玻璃产品到生产浮法平板玻璃、深加工玻璃、玻璃钢制品等6大类102种产品,成为我国*大的综合性玻璃生产企业。

▲1987年耀华获得了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即金马奖。当时建材行业仅耀华一家获奖。
2002年2月,“耀华”浮法玻璃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我国平板玻璃第一个“驰名商标”。2004年1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北京发布了2003年度国家免检产品及其企业名单。“耀华”牌浮法玻璃榜上有名,建筑玻璃首次列入国家免检产品申报序列,首批获得免检资格。2004年4月,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生产在线LOW-E玻璃的企业,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凯盛科技集团与秦皇岛市国资委、市国控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进入21世纪,耀华又一次面临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2016年5月26日,秦皇岛市政府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在秦皇岛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6月16日,凯盛科技工作组受耀华董事会委托管理耀华。2018年6月,国内第一条5200mm板宽“宽板等速”薄玻璃生产线在秦皇岛点火投产,1.6-2mm薄玻璃系列产品成功进入汽车玻璃、电子玻璃和光伏玻璃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8年6月和2019年5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日熔化量30吨硼硅玻璃二线和技改项目日熔化量45吨的硼硅玻璃生产相继点火投产,并成功生产出15mm到25mm厚板玻璃,产质量达到国内**水平。主导产品由硼硅3.3向硼硅4.0防火玻璃扩展。2021年9月,耀华集团收购威力斯公司51%股权,11月正式更名为耀华(宜宾)玻璃有限公司。当时,该公司拥有一条9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配套年发电量4000万千瓦时的余热发电项目及年产50万吨石英砂生产线,提升了在西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依托凯盛科技集团技术优势,立足于优质浮法玻璃的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特色产品开发,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建材集团“4335”指导原则**下,落实凯盛科技玻璃新材料“3+1”战略布局,按照“存量做优、增量发展”的原则,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激发动力,收入连年增长,效益扭亏为盈,耀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经济效益创20多年来*好水平。2021年,时隔33年,耀华再一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0年7月,耀华正式加入中国建材凯盛科技集团,是凯盛科技集团玻璃新材料“3+1”战略布局中优质浮法和特种玻璃产业平台。2022年,按照凯盛科技集团的部署,以耀华集团为平台,整合12家独立法人实体企业资源,组成总资产140亿元,年收入近50亿元的新耀华集团,成员企业位于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四川6个省10个地级市,拥有优质浮法玻璃、特种玻璃和深加工玻璃三个板块。
▲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到在秦企业调研并出席耀华新产线投产仪式
2023年,落地凯盛科技集团“3+1”战略布局,在耀华(秦皇岛)、晶华玻璃、耀华(宜宾)和耀华(洛阳)建设的5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相继投产,现有装备与行业同吨位产线相比处于**水平;硼硅玻璃和深加工玻璃新项目、新装备建设全面推进,耀华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耀华集团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发明星产品,攻克颜色玻璃原料和熔化技术难点,成功开发特殊难熔玻璃。先后研发“耀华灰”、PG20黑玻、颜色硼硅玻璃等新产品,产品特色优势凸显,品牌愈加闪亮。

▲中国建材集团首席营运官、凯盛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自波到耀华调研
新的航程已经开启。耀华,迈上了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初心致远,使命敦行,耀华集团贯彻落实凯盛科技集团“534”经营管理原则,锚定“做优浮法玻璃、做强深加工玻璃、做精特种玻璃、创新特色产品,打造行业**供应商”的发展定位,将耀华这一百年品牌传承好、发展好,努力打造成为行业品牌、社会品牌、国际品牌,践行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企业使命。
▲耀华集团各成员企区